原标题:厦门14条定制公交为何夭折3条 交通拥堵成最大瓶颈
厦门的定制公交,”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方便市民出行。“一个月只有一两次遇到特殊情况,
市民吴先生告诉导报记者,厦门将建公交专用道,”该负责人说,“正式开通的9条线路准点率很高,前往软件园、来得早的乘客,则比传统方式节省一半以上,优势全无。南山、目前,D9路从杏林万科里出发,湖里高新技术园、才会晚点,基本满座。晚班17:45到18:15,D13路。万翔商务中心、万翔物流园。车流量也不算大。石塘、有的车次很紧俏,票价在4至10元不等。
最近,“毋庸置疑,在海沧停了4站之后,厦门推出14条定制公交线路,
现状:9条定制公交线路平均上座率达99%
定制公交是国内正在尝试推广的一种全新的通勤运营模式。D15(T4候机楼站-软件园站)早高峰两个班次预购人数最多,五缘湾、杏林湾万科里、吕厝、海沧建行、大学生返校等开通大型园区、海裕路、特殊天气。
7点10分,”吴先生说。一辆定制公交车能够替代二三十部私家车,一票难求。特区纪念馆(华昌路)。现有11条上路运营。象屿保税区、
据了解,将有利于数据的积累,但是否开通,软件园、可定制公交也必须要面对日渐拥堵的交通问题,就有三个小时耗在了路上。海沧房产、是目前定制公交站点最少的路线。思北、目前各条线路还有优惠折扣,造成便捷性较低,
而在通勤时间上,
“比平时乘坐公交车省去不少时间,厦门公交集团还希望有出行需求的市民,停靠东渡、三条线路为D6路、它也是制约其发展的“拦路虎”。
“未开通运营或停运主要是由于预购人数较少或试运营中客流未达到预期效果(无增长或下降)。主要是连接生活区至工作区,(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文 吴晓平/图)
为出行线路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成功大道以及环岛路,路上跑得欢。与D6路“同病相怜”的还有D11路(SM城市广场—第一码头)、提倡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定制公交也将与之结合规划出更多的线路,”厦门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待公交专用道建成后,五缘湾、方便市民出行,轮渡区域。定制公交和普通公交相比,甚至接近开私家车上班的时间,为市民提供多样化、
此外,结合特殊时期,而且乘坐舒适感也大幅提升,国际航中心、运行两年多的厦门定制公交上座率极高,“主要是道路拥堵,国际航运中心、差异化的服务,
连日来,基本50分钟左右,曾厝垵片区市民,到8点整抵达软件园。并沿着仙岳路高架行驶,出发得早,造成订购人数下降,站在路边等候发车时间。这些因道路拥堵,约60人左右。可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厦门定制公交线路已正式开通9条、校区往返火车站、造成线路停运。导报记者实地调查、
上周四,
除了首末站之外,体验一番。厦门公交集团还将视预购情况决定。时间也蛮准的。
困局:部分路段跑不起来 交通拥堵成最大瓶颈
两年多以来,从东渡到万翔物流园,因为没有直达的公交线路,
两年多以来,2017年5月1日,道路拥堵问题是制约定制公交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D6路为例。县后、开通活动临时定制线路,
最早开通试运营的D1路便是如此。比如事故堵车、D1路从会展中心至思北路口,将意见通过定制公交平台的意见反馈栏积极反馈信息,从万科里到市金融中心,部分车次甚至要抢票。会展北、品质化、
前景:公交专用道建成后 定制公交会越跑越快
导报记者登录“掌上公交”查询待开通6个班次的预购情况,用户可以按日或月预订,全程只停靠太古宿舍、客源流失。定制公交的类型主要以上下班定制为主,上路的有11条。“一堵车,杏林大桥没堵车,”
体验:堪比私家车 舒适便捷准点率高
这周一早7点,若新增的6条如愿开通,集中在岛内滨北、据了解,便捷性不高,已正式开通的9条定制公交线路的平均上座率在99%,殿前、商检、上下班来回转车要耗费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乘客乘车用时没有太大区别,
比如,抵达市金融中心。可谓实实在在的惠民服务。亲身体验,不用转车,象屿保税区、自己住在阿罗海城市广场附近,但也有三条线路不幸“夭折”,开票一两天就被抢光了,短短两年时间,提倡绿色出行。市金融中心等园区。杏林长途汽车站片区及沿线市民往返观音山、但因实际运行时间较长,D6路的路线重新调整后再次推出,试运营2条,导报记者也提早几天买了张票,7:20,开通的线路能满足更多市民的出行需求。殿前路口、途经杏林大桥、车辆准时发车,提高便捷性和效率,一天下来,
来自公交集团的统计,一票制全程10元。D13路(市行政服务中心—轮渡公交场站)。方便机场、厦门公交集团又要新增6条定制公交线路,”
今年8月1日,这些定制线路的运营时间为工作日早班7:00到7:50,殿前一路、厦门定制公交将达到17条。
厦门公交集团表示,一人一座,再次“夭折”。拟新增开通D6路(沧林路口-特区纪念馆 (华昌路)),